「公司名稱:日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88031302
營業狀況:非營業中
代 表 人:邱全美
停業起迄:111/03/28~112/03/27(停業登記每次最多1年)
所營事業:1.展性鑄造之白(黑)心可鍛鑄鐵、車輛與電力外線零件、
衛生管接頭、一般機器零件等製造批發零售。
2.球墨狀鑄鐵管件與另件之製造買賣批發零售業務。
」※以上擷取自經濟部工商登記資料網站
許多年後,當雅玲面對巡邏警備隊時,他便會想起他友人帶他去逛廢墟的那個遙遠的上午。那時大湖里是個一千六百多戶人家的小聚落,房屋沿道路建起,馳騁的車流在黝黑的柏油路上流瀉,縱貫公路上那些高速而大噸的貨車像史前時代出沒的怪獸。這是個古老的天地,許多區域都留有舊名,想要訴說可以往舊地圖上翻找。
每週四、日晚間總有一攤攤生意人在路旁空地搭起攤位,大聲地吆喝叫賣,展示他們的美味小吃。他們首先帶來的是雞排。一個體態厚重的生意人,臉上帶著口罩,雙手傷巴點點,自我介紹他是鹹酥雞攤老闆,公開展示他所謂的高雄炸物大師第八大奇雞。他請員工披著兩塊小招牌,在一條條走道中宣傳,大家都很驚愕地望見那些雞肉、魷魚、杏鮑菇及玉米筍在油鍋裡翻滾,高溫的油面啵啵發響,攤位周圍香味四溢。「食材自有它們的美味,」生意人以粗糙刺耳的聲音叫道,「只要炸醒它們的靈魂就行了。」
地圖:
1號區域為東側廠房。
2號區域為中央廠房。
3號區域為西側廠房。
4號區域為辦公室。
星號為入侵點。
驚嘆號處鄰近馬路,需注意來往人車。
2022年11月26日上午11點,這攤鹹酥雞的第一個招牌被綁在樹上;最後一塊雞排被螞蟻吃掉。
以下為探索報告:
廠房的鐵皮牆消失了一段,因此可以輕易的進入區域1(東側廠房)。
進入內部後幾乎皆有遮蔽(除了大門那側),且這次全員出動人數較多,大夥就分散自由探索囉~
有座樓梯可達上方的作業平台。
上頭有各種機具開關與面板,地板鏽得頗嚴重,需小心行走。
廠內較為陰暗的一角。
高聳的設備。
皮帶與彈簧。
蜘蛛好朋友,我們總共遇見了三隻。
寬敞的空間。
屋頂都塌了。
巨型鐵管。
鐵管內部,不知原本是用來輸送什麼的。
南邊的磚牆。
角落堆著許多金屬管,大概是產品之一。
這裡都快變成一座森林了。
牆的內外都是樹叢。
發現了二樓空間。
唯一的樓梯下半部已毀壞,無法攀爬。
「雙環牌」機械接頭系列。
同伴的自製槓鈴以及挺舉示範。結果輪到我玩的時候槓片就掉了...
自然落葉區。
整座工廠我們覺得最酷的設備!
我們在此拍攝大合照。
前往區域2(中央廠房)。
此區的建築幾乎都沒了。
在邊緣的廁所倖存了下來。
殘牆與枯枝。
要去對面時須注意大門口的車流。
荒煙漫草中的機具,跟大合照處的設備都是同一個牌子:「利健」。
水泥骨架。
紅磚小屋。
裡頭佈滿了電氣設備,似乎是變壓器。
貼一張過去探索其它廢墟時的合照。
繼續往區域3(西側廠房)前進囉~
波浪板上的光與影。
黑油將地面染得焦黑,還沒接近就能聞到刺鼻的臭味。
限重500KG!
倒反的錐形管。
老舊的資訊設備。
用鐵網隔出的現場辦公室。
表面斑駁的日曆,我們翻了下一頁來確認年份:1994年。
再走下去則會抵達倉庫。
連接二樓的貨物通道。
我們畢竟是人而不是貨物,還是走樓梯吧~
地板上那些方形孔洞,連接著一樓的錐形管。
上頭的風景還不錯。
鐵櫃裡存放著設備卡及產品規格書,封面的灰塵厚得嚇人。
二樓用木條做了牆,隔開了前後半部。
裡頭的地板狀況不佳,四周堆放著包裝用的紙箱。
北邊開了扇小門,應該是做運送貨物之用。
探頭出去就能看見大門口。
越靠近大門,在南北兩邊移動就得更加謹慎,抓準沒車的時機點,我們衝了過去。
一輛堆高機停放在廠房正中央。
滿載枯黃落葉的貨架群。
兩大籃金屬管,跟先前在紅磚牆角落看見的似乎一樣。
藍藍黃黃。
鋼瓶與金屬模具。
工廠特有的屋頂一線天。
一路逛下來我們發現,這裡是有人在整理的,連這麼新的鋸痕都有!
最後就來探索區域4(辦公室)吧~
一樓空間堆滿了資源回收物。
1號箭頭通向守衛室;2號箭頭則通往二樓辦公室,但縫開的不大,只能勉強鑽進去!
守衛室桌上散落著數封再也沒人會拆閱的信。
鐵門後的樓梯。
二樓辦公室,東西竟都還在耶!
產品展示櫃。
會議室與設計室相通。
董事長室。
辦公桌對面牆上掛著落成誌慶的匾額,日期為1980年。
茶水間。
辦公室最盡頭的主管桌。
抽屜裡找到了令人驚訝的照片,是各廠房已嚴重破壞的景象,不知是2006年還是2013年拍攝的?
三、四樓為居住空間,神明桌供奉著關羽。
建物中央有座內部樓梯,但最低樓層被木棧板塞滿,無法通行。
房間看起來像是宿舍。
下潛式的小便斗,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浴室。
終於來到頂樓啦~
雖然平凡無奇。
但回頭就能一覽整座工廠!
興達港南堤。
稍晚,趕在夕陽落下前,我們轉往港口的北側。臨海有著幾間露天咖啡廳,大夥圍著圓桌而坐。這樣的景象使我想起數年前的台南海安路,在那個重新整治前的海安路,道路中央還是停車場而不是藝術街的海安路。那時週五下班後,我們這夥人便會相約吃晚飯,再到海安路上的露天飲料店打牌至午夜,用以慶祝假期的來臨。探險團的建立、團名的發想、貼紙的設計以及網誌的計畫,也都是在像這樣的圓桌上萌芽的。現在,坐在臨海咖啡廳圓桌旁的我,覺得手中只差一副撲克牌了。彷彿只要握著牌,就能把過去那段時光給緊緊握住不放,也彷彿準備擲到桌面的,必定是一帆風順的同花大順一樣。而當我再望一眼海平面時,夕陽早已悄悄沉入水面,徒留滿天通紅的餘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