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4]台南-崎內國小
『崎內國小位於台南市白河鎮,是一間注重環保的綠色學校,由於地處偏遠,所以即使全力推動招生,也僅能將學生人數維持在50人左右;最後,終究在民國95年時,因為學生人數門檻提高,而遭受廢校的命運,原本的學生則併入竹門國小。』   在此先感謝提供廢校情報的那位匿名網友!!   「裁減」、「合併」,為集中教育資源這似乎是不得不做的決定,位於都會區外的學校更是首當其衝,不過併校有好有壞,像是能提升競爭力且降低營運成本,卻又伴隨部分學生通勤不便,廢棄校區也容易成為治安死角等疑慮;總之,這等複雜的問題,還是留給教育學家們去煩惱!在廢校區找到新用途之前,就暫時成為我們冒險者的華麗舞台吧~   這次我們三人開車出遊,下了白河交流道後還開了約10多分鐘的路程,沿途景像早已不見城市的喧囂,路旁不時能看見被當成飾品的腳踏車高掛在上,這裡除了鄰近的水庫外,還有一座陶藝紡可供遊覽,不過,我們的重點當然還是「崎內國小」。   校舍分成前後兩排,後排校舍有2層樓,樓梯已放下鐵捲門,要上樓的話須另尋它路。  下面地圖是從網路上某份簡報檔中找到的:      2014年1月4日下午2點天氣晴時多雲,三人從前門進入。   以下為探索報告:     前門,鐵門是打開的,右邊「岐內國」這3個字已遭受破壞。      詳細的地址,但是GOOGLE MAP不能精準查詢到此處。      依照4年網路上的照片來看,這裡曾經有座國父的半身石像(且已嚴重破損)。      往校舍走去,旁邊是自然風操場。      前方的建物就是地圖上標記為「六甲」的教室。   我們決定從後排校舍開始逛,畢竟前面跟馬路之間,只隔了一個無遮蔽效果的操場。      「美勞教室」,黑板被人用紅色油漆破壞了;下一間是「圖書室」,但裡頭很空~連本書都沒看到。       唯一的「樓梯」,鐵門很確實的放下了,上頭懸吊著一條感覺不穩固的繩子,我們需要更好的入侵點...     廢棄在一旁的桌子,植物們肆無忌憚的佔領了它。     「校長室」,風琴還能發出聲音,而校長室一定會有的小房間,在此也能發現!     繼續向前,分別是啥都沒有的「輔導室」及一間「保健室」。      在保健室裡頭發現了一本簽到簿,但上頭都是同一個名字,這位保健老師您辛苦了!      抵達餐廳之前會先經過一個鐵皮搭建的倉庫,一旁噴漆寫著死亡路口(歪七扭八)...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