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5的文章

[20140301]台南-慈光九村

圖片
『慈光系列眷村共有九座,是先總統夫人宋美齡女士為陸軍所爭取興建之住宅,慈光九村則是位於永康小東路的一條巷子內,五排建物皆為4層樓無地下室,總數約224戶;另外,國防部陸軍司令部2014年4月28日的公告指出,此處的地上物拆除及圍籬新建工程已決標;且依照網路上調查結果,拆除工程約從2014年7月底開始。』 這座廢棄眷村就位於車水馬龍的大馬路旁,甚至還能從一旁的高架橋上望見,但是裡頭的時間,卻似乎隨著大部分住戶的遷出而靜止了下來,「靜謐的空城」,這是我在踏入它內部街道時的第一個想法,由於很喜歡這兒的氛圍,我們還在3月份時造訪了它3次呢~ 事實上這裡並非全無住戶,當時在第2排的前頭,及第5排的後面各有一戶住戶居住著,之後在該年9月份為了取景再次來訪時...它就已是拆除完畢的狀態,只剩第2排前頭那棟建築物,孤獨佇立在滿地破瓦之中。 2014年3月1日下午2點0分,久違的4人同行 1人免費 ,我們順著小巷彎延至此。 以下為探索報告: 不特別醒眼的牌子立在巷子口,從舊相片中還能看到有國旗插在一旁。 最外側的第1排是獨立的,2、3排及4、5排皆為背靠背。 窩在窗台上的野貓~ 裡頭的街道。 木製搖椅輕輕搖晃在微風的花月午後。 向上探索。 遊民或許曾在此停留。 地上散落的東西吸引了我的目光。 竟然是許多的玩具公仔! 眺望國道1號。 從4樓俯瞰街道。 對面棟。 廚房。 客廳一角。 凌亂的房間。 浴室的磁磚還真開放,哦~不不!該說那是藝術才對。 用塑膠及帆布搭成的床。 可惜通往頂樓的樓梯皆已拆除。 是小櫻耶~ 曾經是陽台嗎? 支架斷裂的平台搖搖欲墜... 兩排房子之間的間隙。 有一部分推滿了垃圾。 又一隻貓! 藝術~藝術。 水果形狀的窗。 SM。調教師2... 房間的主人超愛狗兒。 被棄置在奇怪的地方了呢~ 連白雪公主都不敵歲月的摧殘。 似乎是個女優? 位置極妙的貓! 俯瞰。 屋頂上都長出植物來了。 意外拾獲的國旗,就讓它再飄揚一會兒吧~ 這裡...

[20150531]台南-劉啟祥故居

圖片
『劉啟祥(1910年2月3日-1998年4月27日)是台灣的一名畫家,是最早到法國學習繪畫的台灣人之一。劉啟祥出生於台南柳營,他在1920年代前往日本東京留學;在1930年代到法國學習美術;1940年後回到台灣從事創作,並參與日本的美術展覽。1950年代之後移居高雄,並且於當地推廣美術活動。』 ※以上擷取自維基百科 趨於合法的小型景點,是初心冒險者的友善選擇,原本打算微熱血的騎車過去,沒想到被一場意外的大雨,徹底打亂了計畫,仔細討論後決定,雖然很想一探老屋風采,但考慮到路程及天氣,這次的冒險也只能...繼續下去啦!我們的興致可沒這麼容易被澆熄!在火車上輕聲談笑,時而數著窗外攀附的雨滴,也是頗有一番風情呢~節省了約3分之1的時間,我們步出柳營車站,趁著雨勢稍小,我們往目的地方向移動。 網路上查到的情報顯示,該建築曾經在2003年時,租給業者經營咖啡廳,由當時的照片能看見房子的結構保存相當完整,但在2008年10月結束營業後,便放任使其崩壞至今;但值得高興的是,文化局前後花了約2年的時間,終於取得共17位債權人的同意書,並開始進行修復,預計於2017年重新開放參觀。 2015年5月31日下午1點30分,我時常漫步在小雨中,在小雨中尋覓,兩人簡單巡視外圍後,由正門進入。 以下為探索報告: 大門半開,泥濘的地上佈滿了小小蓮霧。 一旁豎立著導覽簡介。 沙發也被蓮霧所覆蓋。 進入後馬上能在右手邊看見一間房子。 內部沒有家具,空空蕩蕩。 不知原本用途為何~ 繼續前進,故居就藏身在樹梢之後。 2樓的部分牆壁及屋頂已塌陷,且有燃燒過的痕跡。 一側長廊,廊外的植物試圖往內蔓延。 另一邊。 進入屋內,牆上圓鏡印照著外頭的雨景。 一旁的房間已被打通。 散落地上的報紙,日期為2014年10月13日。 大廳牆壁後頭有通往2樓的樓梯。 踏著木質階梯我們向上邁進。 左右側各2間房間,前方為陽台。 往後方望去有一座仍被使用的古厝。 被拆下的木窗倚在牆邊。 古典西洋風蕾絲門簾。 發現陽台外還有一間房間。 角落一張適合午睡的舒適彈簧床。 植物與破窗的完美結合。 初次冒險紀念。 拱型窗戶搶眼的並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