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9]高雄-清水巖坑道、鳳桂尖坑道、砲陣地

「林園清水巖原日軍戰備坑道興建於二次大戰期間,這是當時日軍為防備美軍發動登陸作戰而在鳳山丘陵所挖掘的眾多坑道之一。主坑道由林園區林內里經鳳山丘陵,抵中門里的鳳鼻頭出海口;支坑道則盤根錯節。目前保存較完整的部分是位於林園區清水寺龍盤洞附近的一段。」※以上擷取自國家文化資產網

「鳳桂尖的陣地砲堡最為密集,坑道群分上中下層,上層是大型砲陣地,中層共有6個砲壘,下層亦有6個機槍堡,內挖掘有四個戰備水池,收集由岩隙流出的地下水,目前水池內仍可見流動的清澈山泉水,讓人驚奇。林園鄉老一輩目前八九十歲的人,許多人被徵召參與坑道工事開鑿,工程之艱鉅有如地下長城。」※以上擷取自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

「鳳桂尖為鳳山縣治名稱由來,也是陸軍四三砲指部軍事用地,長期以來是軍方重視的制高點。軍方隨精簡政策撤離後,該處營區已完全廢棄,但砲陣地建築大致完整,站在高地俯瞰,林園、小港大林蒲風光一覽無遺,且可直眺小琉球,軍方選此為砲陣地理由,不言而喻。」※以上擷取自自由時報網站

這次的行程跟平常不同,要探索的目標是軍事坑道,大型、複雜且黑暗的坑道,可說是神秘感十足啊!由於大夥都是初次體驗,我特別找了已觀光化的清水巖坑道作為第一個景點。歷年來踏訪該處的人很多,所以有地圖可參考,並且坑道牆壁上有噴漆及指標,甚至連地上都有拉繩子作為指引,走起來想必會踏實不少!這裡有兩處陡坡,高度各約2公尺多,帶著手套會比較好爬。

另一個景點鳳桂尖坑道,則是有人做了影像紀錄,雖然沒有地圖,但出入口的方向及位置也能有基礎掌握。而且旁邊還附帶了一小座砲陣地,亦是相當值得一探!這裡的地面平整好走,唯獨樓梯長了些,走起來有點累人。

坑道中絕大部分的區域是「完全黑暗」的,必須要帶手電筒,配戴頭燈也很方便,備用的照明設備也一定要準備。雖然一整團的手電筒,都一起沒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若是連手機都沒電了,那從深處逃脫的可能性將會非常的低。而且坑道內沒有手機訊號,只能在各個坑道口或大一點的射擊孔才能做定位。那麼,在林園吃完美味鴨肉飯後,我們就出發吧!

地圖:
1號區域為清水巖坑道。
2號區域為鳳桂尖坑道。
3號區域為砲陣地 。
星號為入侵點。
驚嘆號為坑道出口。


2025年03月29日下午12點半,腳尖著地,手持燈光,英勇的弟兄們,挺進在漆黑的坑道上。

以下為探索報告:

清水巖風景區的地圖,我們從龍蟠一洞進入,探索完畢後,折返回龍蟠二洞出來(三洞太陡了不好走)。


龍蟠一洞,在洞口整備好燈具後,我們就邁入黑暗之中啦~

緩緩前進,洞口的光很快的就看不見了。

右邊的路有崩塌,我們走左邊順邊參觀碉堡。

三個射擊孔,這裡離入口很近容易抵達,所以塗鴉及遺留物品也比較多。

坑道的牆壁大部分是石頭,但也有幾段是水泥材質的。

紅色塑膠線及裸露水管。

開始爬上爬下了啊~

出入口,但外頭是山坡。

這個出入口被土石掩埋了。

前人留下的提醒,但情報指出前方有遊民居住的碉堡,所以我們選擇謹慎的前進。

哇!這些樹根竟能穿透岩石,並懸空了一大段再鑽進土裡。

地上布滿了鬆動的石塊,每個約拳頭大小,看來這裡地震前後不宜前往哦~

左邊是出入口,右邊是遊民居所。

單人雅房附兩扇窗戶。

2017年的日曆。

牆上掛了好多護身符,部分遊民似乎有著強烈的宗教信仰。

我們一直在想這位遊民到底是由哪邊出入的,從龍蟠洞太遠,但旁邊的坑道口外的山坡又太陡。

陡坡來了。

本次探索就是靠著這個才不至於迷路,超強烈建議大家進入前都該找到這份地圖,並仔細看過。

坑道生物:大蟾蜍。

再滴個幾十年,不曉得能不能形成鐘乳石。

應該是蟠龍三洞附近,有個約三層樓高的豎井,最上方的開口是方形的。

地上的塑膠繩不知何時沒了,取而代之的是牆壁上的距離指示牌。

夥伴們互相扶持的感人畫面。

其中一條支線內堆滿了像是坐墊或沙包的東西,建議不要靠進,因為...

胡迪:我的靴子裡有蛇!

坑道裡的生態相當豐富,我們還遇到了蚰蜒,聽說他是蟑螂殺手,對人類而言是益蟲哦~

爬過這個陡坡就能抵達一處大空洞。

地上岩石有2003年訪客的刻痕。

這處大空洞在紙本地圖上被取名為連集合場,這裡也是我們此次探洞的折返點。

我們試著把全部手電筒都關掉,環境則陷入完全的黑,既安靜又黑暗,如同空無一物的深淵般。

蟠龍二洞的洞口,我們由此離開坑道,沿著步道回去停車場。

在坑道中心情其實是相當緊繃的,縱使有劇烈的興奮感,但在重見天日後,還是不由自主的覺得鬆一口氣。原先想說這裡是觀光景點,那坑道裡多少也會遇到一些遊客吧,但事實上根本沒人會進去(外頭步道上倒是都有人)!初次的廢棄坑道探索算是大成功,大家都經歷了一場難忘的體驗。依照計畫,我們在林園還有另一個景點,短暫休息後就再出發吧~

路上有巨石擋道,真是好兆頭呢...

從道路旁上切,抵達鳳桂尖坑道的主要出入口。

這裡沒有地圖,坑道內有兩段向下的樓梯,所以可以簡單分為上中下層。上層很短,盡頭是砲穹窖;中層前後各有一些出入口;推測下層向西南方走到底,能抵達驚嘆號處的終點,那裡也鄰近馬路。

這兒的天花板上佈滿了未知生物的蛋殼。

牆壁上有指標噴漆,很像是原本就有的?但退色狀況不嚴重,感覺又不太舊。

砲穹窖(砲台)。

往下,黑色的路還長。

某個出入口。

洞口外面有水泥掩體。

這裡位於半山腰上。

仔細觀察後,我們知曉了這是什麼生物下的蛋。

噠啦!是野生的壁虎~牠們既大隻,顏色也跟家裡常見的不同。

慢動作在巡邏到處走走。

除了官方噴漆指標外,其實牆壁上也常能見到箭頭,只是...各種方向都有啊~

往下,下一步踏在哪?

機槍堡,開了兩個射擊孔。

打彈珠的計分規則?

1963年老兵留言?

坑道迷走。

後來我們沿著原路撤出。

沒有走到原定目標(驚嘆號)的原因是,我們稍微迷失了方向,且手電筒的電力不足!大概是一連探索兩個坑道,所以消耗了不少電。在手電筒熄滅了兩支後,我們就拿出備用的照明,並循著原路走回來啦~然而,今天的探險可還沒結束呢!沿著道路往上有一座軍營,聽說那裡的視野展望超級棒!

鳳冠是這座山頭的制高點,但我們不打算爬這麼高,大家其實也都累了~

拒馬的旁邊有留一條路可通行,告示牌表示這裡不可堆放私人物品占用。

小崗哨,左邊的路可通最高處,那裡也有一座碉堡。

右邊可通往兵營。

路邊還有一座偽裝的相當自然的建物。

原來也是炮台。

兵營主體。

裡頭布滿了塗鴉。

陸軍砲兵第四三指揮部(天雷部隊)的隊徽,跟現在的版本有些不一樣。

台灣好小一塊啊~

背面是中華民國國徽。

大概是中山室,有個大黑板。

寫著96年4月(2007年)。

這裡有火燒過,天花板非常焦黑。

廚房。

防二營防三連的財產標籤。

推測是軍械室。

原先應該掛著各式簿本。

中央走廊,兵營的後半部就沒有塗鴉了。

廁所與崩塌的隔間。

磁磚上貼著超多申訴專線。

發揚團隊精神,爭取最高榮譽。

來去頂樓看風景囉~

不遠處的山頭就是鳳冠。

奇特結構,不知道是否為用來架火砲的。

有個洞可以快速回到廚房,要小心。

青空下的大合照。

看看這壯闊的風景,近處有工廠的燈火,夜景應該會很讚!

這次的行程真的是既刺激又充實,我想我可能會迷上坑道好一陣子。跟在金門走過那些維護良好的坑道不同,這兒廢棄狀態的更是對味。雖然各地的軍營似乎都一如往常的空無一物,但牆壁彩繪的隊徽及標語還是蠻有趣的。我們在頂樓放空了許久,直到夕陽出現時才下山,晚餐則前往IKEA吃肉丸,順便補買一件小孩房間要用的家具。最後,我想說個題外話,就是到底為什麼台南沒有IKEA啦!瑞典人真是太可惡了!


留言

近期熱門文章

[置頂]廢墟探險手札(含景點清單)

[20231028]彰化-培元中學

[20210918]高雄-匯智龍城